close
請把吃飯的權利還給孩子 2011年05月31日 14:44:16  來源: 網易親子

我們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幅畫面:孩子在前面跑,父母或祖輩拿個碗在後面追。為了讓孩子多吃一口飯,有的哄勸誘騙,有的嚇唬打罵,甚至把小棍子放在飯桌旁。

    吃飯是人的一種本能,它怎麼可能需要費那麼大力氣去讓孩子張嘴呢?我們的家長太累了,我們的孩子也太累了,吃飯居然成了一些精神負擔。請吧吃飯的權力交給孩子吧!

    被迫吃飯使孩子失去饑餓感

    大自然賦予了孩子們饑飽感,剛開始吃奶時,這種自然機制就開始運行起來。母乳中包含了嬰兒所需要的各種營養,而嬰兒也會對饑飽做出本能反應。他們飽了的話,就會主動停止吃奶,母親不需要控制喂奶量。

    隨著年齡的增長,很多孩子似乎喪失了這種自然的調節機制。為什麼一些孩子看到勺子裏的粥就會皺著眉頭、固執地緊閉雙唇?為什麼三四歲的孩子 只有用甜點作為獎勵才答應去吃幾口肉?為什麼很多五六歲的小孩會生氣地推開盤子抗議說:“我不吃那些菜”?引人注意的是,只有當家長能夠控制自己孩子吃多 少東西的時候,這種問題才會出現。

    孩子斷奶改喝粥之後,很多家長會感到無法判斷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吃飽了。正是家長這種對孩子吃得“太多”、“太少”、“太單一”的憂慮,使飯桌成了“煩桌”。正確的吃飯規則應該是

    ‧吃什麼:家長根據自己在健康飲食方面的知識確定並選擇要吃什麼。

    ‧何時吃:家長規定吃飯時間以及次數。

    ‧如何吃:家長規定吃飯時的行為規則並身體力行。如果孩子太小不能自己吃飯,家長要適當地給孩子提供幫助,但是幫助應該適度。家長應該努力塑造一種舒服的進餐氛圍,給孩子樹立榜樣,愉快地享受食物。


    幾招讓寶寶愛上吃飯:

    第一、家長改變態度

    在孩子的吃飯問題上態度平淡,吃多了不表揚,吃少了不批評,這個問題上始終平和愉快,讓孩子不再因為吃飯的問題而感覺有壓力。孩子拿起飯碗時心理上輕松,才有可能產生正常食欲。

    第二、如果孩子已出現了厭食症狀,就不要指望他半月二十天就能恢復

    家長要有耐心,這份耐心不是來自你強壓焦慮的暫時的鎮靜,而應該來自你正確認識後徹底的坦然。孩子的恢復需要很長時間,幾個月甚至幾年。在這個過程中,如果父母只是由明處強迫變成躲在暗處盯梢,到一定時間終于忍不住又去嘮叨孩子,那麼一切都將前功盡棄。

    第三、不要在各種食物間劃杠杠,不能說這個有營養要多吃,那個沒營養要少吃

    有沒有營養要靠家長在做飯時調節。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許孩子自己選擇。對于孩子不喜歡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條件來威逼,比如不要對愛吃肉而不愛 吃菜的孩子說“如果不把菜吃了,就不給你吃肉”。這樣的話只能讓他更討厭吃菜。不妨把話反過來說,“必須吃完肉才給你吃菜”,這樣倒可能刺激他對菜的興 趣。

    第四、讓孩子自己吃飯,不要喂

    孩子從一歲半左右就可以自己吃飯,父母不要把辛苦用在給孩子喂飯上,只需用在收拾被孩子弄下的“爛攤子”上就可以了。經常喂飯會影響孩子的 食欲,而且影響兒童手部技能和肢體技能的發育。有的三、四歲的孩子養成了壞習慣,家長不喂他就不吃,喂就吃幾口。這種情況要立即改變,告訴孩子以後自己吃 飯。如果他不肯,就餓幾頓,肯定餓不著,壞毛病幾天就改了。

    第五、不要和孩子在吃飯的問題上談條件

    比如有的家長總喜歡說你要是好好吃飯,我就給你買玩具或帶你出去玩,這一類的話都會對孩子吃飯造成消極影響,而且教會他用無理要求來要挾父母。

    (本文來源:網易親子 )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魚喵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